【×关闭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旅游资讯 >

“16岁,我从扬州走上革命道路 ”93岁老战士深情回忆“江文团”

发布日期:2015-06-13 09:27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点击数: [复制文章地址] [我要打印]
  

 1937年,中共扬州地下党组织发动一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,组建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,他们以多种形式宣传抗日,激励民众斗志。昨天,原“江文团”成员、从扬州走上革命道路的93岁抗战老战士陈德钧接受本记者采访,深情讲述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。老人此次是特意来扬州参加纪念哥哥陈素(陈德铭)诞辰100周年大会的。

    曾就读扬州中学

    在哥哥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

    “1937年,我16岁,在私立扬州中学读高一,我舅舅是私立扬州中学的校长,我哥哥陈素(原名陈德铭,“江文团”领导人之一)1937年春天从日本回到扬州,在私立扬州中学做历史教员。在他的指引下,我参加了读书会、歌咏队,刻印、张贴抗日宣传品等活动。”今年93岁的陈德钧老人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1937年9月,扬州文化界人士在郭沫若、夏衍、钱俊瑞的支持下,发起成立了“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”。这是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的群众救亡团体,是当时扬州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力量,掀起了扬州城乡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。  

    “当年,我家在扬州东关街谢家巷13号,与江上青、朱自清故居近在咫尺。江上青、江树峰、朱迈先、李寿安、莫璞、庄寿慈、陈达祚等人经常来我家,是家中的座上客,也时有外地来客。他们常常是白天议论天下大事,晚上彻夜长谈或笔耕达旦。”在哥哥的指引下,陈德钧也参与进来,帮助做一些联络、交通、通风报信及《抗敌周刊》的校对、缮写、刻印等工作。

    《抗敌周刊》于1937年8月创刊。开始是油印,后来通过宣缔之(时任冯玉祥秘书)请冯玉祥题写刊名后改为铅印。周刊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,还曾登载延安抗日军政大学、陕北公学的招生广告,不少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启示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。

    背着父母“离家出走”

    到安徽六安参加了“江文团”

    1937年11月,沪宁沿线城市相继沦陷。关键时刻,地下党员陈素、朱迈先和卞璟、江上青、赵敏、莫璞等人商量,为了保存积蓄革命骨干,团结进步青年,坚持救亡工作并早日实现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的愿望,及时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(简称“江文团”)。

    “江文团”11月22日从扬州出发,当时有陈素、江上青、卞璟、莫璞、江树峰、黄福祥、王石城、朱迈先、张萍、李公然、张跃堂、张构堂、谢景鸿、陈瑾贞、李銮生、许可、王正华、俞凤樵等共18人,第二天到仪征。加上事先约好的赵敏、钱俊、杨汉3人,人数增至21人。团员们离别亲人,踏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征程。

    “我当时没有随团出发的原因是父母不愿意我走哥哥一样的路,要我随表哥回桐城枞阳老家避难,留一条根。父母之命难违,我与哥哥商定,先回老家暂住。到枞阳老家一周后,我就逃了出来,到桐城参加了安徽省学生战时训练总队。快要结束时,我接到哥哥的信,他们到了六安,我就连夜赶到六安参加了“江文团”,当时正值1938年春节前后。”陈德钧回忆,六安当时是安徽的政治中心,“江文团”在六安的活动影响很大,受到各界的欢迎与拥戴,对推动六安及皖西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“1938年8月份,我接到上级电令,要我团在麻城待命,指令陈素、卞璟去武汉接受新任务。大家听说这次政治部改组,团体可能要分散,许多同志想遂初衷,希望获允到延安抗大学习。李公然、我、王正华等还亲自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去,结果只同意王正华一人去延安学习。”随后,经过研究和上级同意,决定“江文团”尽量少分散,除个别人被分到115师和170师外,多数被分配到131师和138师。“我哥哥分到了131师,我被分到138师。浠水一别,成为兄弟永诀。”

    接到哥哥牺牲噩耗

    建议让“江文团”团歌传唱下去

    陈素当时被安排在131师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兼政工队长,8月下旬赶赴英山师部防地,投入保卫大武汉的战斗。部队奉命阻击由黄梅进犯广济的敌人,两次战役,敌寇伤亡惨重,而我军四个团剩下一个团左右,可见战斗之激烈。

    陈素在前线安排担架队护送伤员到后方医院的战斗中指挥若定,在撤退途中身患疟疾本可与其他病员先随团乘轮船前往武汉,但他执意不肯,坚持要同师部大队同行。夜行到沙湾时,与马夫失去联系,坐骑失足落水,发生意外不幸牺牲。

    “我哥哥牺牲的消息是江树峰用部队快函寄给我的。我当时很悲痛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党组织及时帮助我、激励我继承我哥哥的遗志。我及时向党支部申请入党并获得批准。”陈德钧入党不久,组织上就送他到鄂豫皖省委党训班学习、培养。

    “‘江文团’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,是我成长的摇篮。”陈德钧回忆当年的战斗历程,怀念革命先烈与死难战友时情绪激动,数次热泪盈眶。他表示,“江文团”是扬州人民的骄傲,将永远活在扬州人民的心中。

    “我建议为‘江文团’的革命业绩、革命烈士、死难战友竖碑立传,让‘江文团’团歌一代代传唱下去,用革命精神激励青年一代把我们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。”陈德钧饱含深情地说。

 

主办:扬州市名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: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27号 邮编:225002

服务热线:0514-8736222 投诉电话:0514-8736111
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扬州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